情系两岸:二十载文化交流
标题:台湾文化人士:两岸文化交流不断,二十余载“情系中华”!福建泉州10月29日电 中新社 题:台湾文化人士:两岸文化交流不断,二十余载“情系中华”作者 张杨彬
参加“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的台胞詹惠登,听到歌声、欢笑声的时候,又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2001年,“情系”活动**次在长江游轮上进行,这次活动名字叫“情系三峡”,大家看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景色,大家都感到很开心,很兴奋。
2001年以来,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各个省合作举办了二十届的“情系”活动,邀请台湾文化界的人士来中国参观交流。詹惠登是周凯剧场基金会的董事长,也是“情系”活动在台湾的联络人之一,每次活动他都会邀请台湾各界的文化人士一起参加。现在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回想过去,他几乎去过中国的每个省份,“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间。”
“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很多台湾文化界的人来说,“情系”活动并不陌生。台北红馆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寤兰还记得自己**次参加是2004年的“情系敦煌”活动。
“五千年的大山大水,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对我来说真是太震撼了。”回忆起来,黄寤兰觉得在陕西的经历令她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研究和收藏绘画作品,当时看到了唐朝的壁画,简直就是眼前一亮啊,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看来真是太活跃了,色彩、构图也太美了,真是一次**感人的经历。” 黄寤兰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搜遍了奇景”。当几十年来阅读和想象中的一切都出现在眼前,她总会有一阵战栗,“亲自去看过才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可爱和可贵,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创作灵感。” “笔墨要跟上时代。”除了寄情山水和与历史对话,两岸文化界人士的交流一直是历届活动的重点。黄寤兰说,在活动中,台湾的文化人士和当地的博物馆馆长、美术馆馆长、艺术家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有很多两岸合办的文化项目随后得到了推进和实施。” 引入浙江滑稽戏、辽宁歌剧院的歌剧《苍原》、邀请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去台湾演出……善于表演艺术的詹惠登多年来致力于将大陆特色戏剧引进台湾。“大家同台竞演,互相取长补短,已经结下了几十年的深厚友谊。”“干得漂亮!过去二十几年,大陆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詹惠登感慨万分,以前的剧院天花板还会透光,现在新的剧院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可见大陆的发展速度有多快。“文化创作要接地气,要跟时代保持共鸣。作品是艺术家生存状态的反映,也传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界人士,我们有责任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也要让台湾民众真正了解和认识大陆。”新面孔接续传承
这次“情系福建”活动中有很多新面孔。唐龙艺术有限公司的行政助理施伃就是个“90后”,这是她**次来大陆。因为平时喜欢看大陆电视剧,施伃坦言这次来大陆跟她想象中的没太大差别。“台湾的年轻人也很喜欢看大陆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是贾玲、沈腾等大陆演员的粉丝。”
黄子瑀也是个“首次来大陆”的人,在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工作的她经常听前辈们说起在大陆的见闻,“这次终于能亲眼见见了”。谈到工作,黄子瑀兴致勃勃地说:“*近我们在台湾校园里搞了唐代汉服体验活动,很多学生都觉得很新奇,并且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唐代文化的珍宝,比如壁画、诗词等都充满了兴趣,还乐意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们分享。”
在台南艺术大学前校长黄碧端看来,近十年,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交媒体的发展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信息瞬间传遍了百万人。她认为,让正确的信息流通是文化界的责任。
黄碧端说,咱们两岸民众都想和平友善地融合啊。从五六十年代咱们的思乡之情,到七八十年代再次相逢,再到现在的频繁交流,俩岸的文化传承一直没断,俩岸同胞的感情也没断。中华文化是俩岸交流的重要纽带,是咱们的共同点啊。咱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还要利用文化的力量,为俩岸创造美好的未来啊。